科学种棉 日子更甜

2021-05-27 15:06:09 作者:--

中国基层资讯网5月27日讯(全媒体首席记者 齐琳洁 通讯员 吕大刚) 张静进入五月,天山南北棉花陆续出苗,大片的棉田涌动着绿色希望,在兵团六师新湖农场62万亩的棉田里,一株株嫩绿的棉苗长势喜人,丰产可期。

棉花产业如何实现提质增效?如何实现规模化种植,集约化经营?如何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?这几年,新湖农场围绕这些主题下足了功夫,全力打造优质棉基地,依托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推广“智慧”节水新技术,实现降低棉花种植成本,提高棉花产量,增加植棉收入的最终目的,全方位多角度助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优化布局提品质

“好棉花是种出来的,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,依靠科技种植优质棉花,我尝到了甜头,你看看现在的棉花长的多好,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。”5月18日上午,新湖农场15连职工杨武汉,一边忙着在棉田里除草,一边信心十足地说道。

 优质棉,好“钱”景。杨武汉所在的15连是新湖农场优质棉基地其中一块,为促进棉花提质增效,新湖农场因地制宜,连16200亩棉花定为优质棉示范基地,依照师市推出的“一主两辅”的用种模式,助推农业规模化种植、集约化经营,通过应用新科技种植棉花,棉花效益逐年递增,职工收入逐年增加,为棉花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今年两委牵头,成立五家渠新湖农场智农禾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,合作社与种业公司、轧花厂合作,棉花从品种的选择到棉花的交售等每环节,合作社全程跟踪服务发挥合作社的规模优势,对生产资料进行统采,降低成本。

杨武汉今年种植了150亩棉花,他说,自从加入合作社后,不但享受优质种子和化肥等农资,以最低价直供地头,还享受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农机服务。

合作社与棉花加工企业合作,建立健全优质棉种植生产档案,从生产到加工,建立棉花质量追溯体系,提高棉花加工品质,提高棉花全程质量管控水平,实现职工棉花全产业链共同参与、共同管理,共同致富。

新湖农场15连党支部书记于双林算了一笔账,职工加入合作社按照兵团政策享受的良种补贴和优质棉补贴,每亩地要比从前多收入160元。

节水改造降成本

5月18日,午饭后,新湖农场19连职工宋景花来到棉田里,查看地膜下的墒情,看着270亩出苗匀苗齐,发育稳健,生长迅速的棉苗,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,她说棉苗之所以长这么好,得益于今年农场推行的改造滴灌铺设方式,有效提高灌溉率,省时省力省钱

宋景花说,棉花播种后,进入滴水出苗的关键环节,往年这个时候,由于用水紧张,职工之间经常出现用水矛盾,今年经过改造滴灌铺设方式,在保证灌溉充足的前提下,滴水时间比往年减少。

“说实话,起初对这种打破传统的灌溉方式并不看好,可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最为科学有效,水肥均匀不浪费,今年灌溉这一块我就节省了900多块钱,”宋景花说,很感谢新湖农场积极引导,让她尝到了节水灌溉的甜头转变了他们传统用水观念,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节水效益。

记者从玛纳斯河管理处了解到,由于玛纳斯南山后山降雪量比往年少了2成,因此,今年玛河水情不容乐观。

在春播工作中,今年新湖农场提前对1800台架播种机械进行了更新改造,将滴灌带铺设系统从宽度为1.2米或1.5米棉花宽行中间改装到宽度为0.2或0.5米两个棉花窄行之间,节约用水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。

科技引领助发展

棉花是新湖农场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,新湖农场也是六师的植棉大场,新湖农场植棉面积达62万亩,占六师棉花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。棉花的品质优良决定着职工的收入和六师棉花产业的未来。

新湖农场聚焦这一总目标,高度重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,从理念、政策、制度、管理等方面多举措提高棉花质量与市场竞争力,以科技为引领,促使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底气足后劲强。

眼下,虽是田间农忙时节,但新湖农场20连职工李凤玲管理70亩的棉花却很轻松。

李凤玲说,在实行棉花精量点播技术前,棉苗破土时,他们需半猫着腰或蹲着、半跪着定苗、除草,到了天气最热棉花打顶的时候,热的很多人都中暑了,如今,精量点播技术、化学打顶,把他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。

“用了北斗导航系统后,农机就像是长了‘眼睛’,有了‘大脑’,种地变得轻松了。”李凤玲感慨地说,棉花从播种出苗期进入田管壮苗期后,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的智慧农机,会换上了各式各样新农具,在棉田里来回穿梭,进行防虫、田管等自动化作业,作业精度和效率比之前大幅提升,改变了职工从前又脏又累的劳作状态。

如今,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,数字农业、智慧农业在新湖农场得到快速发展,目前仅与棉花一项有关的播种机、中耕机、无人植保打药机、采收机等3800多台(架)。

“科学种棉,越种越甜,我们心里乐呵,干活积极性很高,因为棉花不管是从选种、田管、还是交售等一系列环节,我们连队的‘两委’团场的领导都给我们操心,就像是我们的贴心管家一样,为我们解忧,为我们办实事。”李凤玲说。

如今,六师各农场的职工和李凤玲强一样,享受着现代农业带来的更为惬意的生活,他们在农场上的劳作,更像是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写下一篇篇灵动、飞舞的绿色诗篇


编辑:耿浩宸

余下全文


责任编辑:--

热点新闻

奇台县人民法院、赓续红色基因 践行时代使命

2021-03-23

新闻推荐

版权所有